外国人不坐月子,原因是体质比国人好?
并没有研究表明中国人与外国人在体质上有什么差异,或许,坐不坐月子,更多是文化的作用。
文/刘远举
近日在山东淄博,一产妇因为受“坐月子”传统的观念束缚,在高温天气中,家里不开窗通风,不开风扇、空调,还穿着长袖长裤,盖着被子,最终导致中暑并不治身亡。
这是一个悲剧,更令人感慨的是,这是一个例行的悲剧。每隔一两年,总会有孕妇夏天因为“坐月子”而中暑身亡的新闻。至于由此造成的轻重不一的中暑,甚至都因为太常见而称不上新闻。
年轻人坐月子往往因为长辈强势
其实,完全不必中庸地说什么坐月子有一定的道理,在生活条件发生变化、现代医学昌明的当下,可以不折不扣地说,坐月子的说法,没有任何可信之处。孕妇不需要老一辈源于传统的这些医学知识,她们唯一所需要做的,无非是听医生的专业指导。在医生的指导中,绝对不会有不能吃盐、不能洗澡、不能吹风、不能下床等千奇百怪的要求。
一般来说,年轻人对这些知识不会完全不了解,但仍遵从坐月子的规矩,往往是因为家庭里面有着强势的老人、弱势的小辈。孕妇只有忍耐自己的各种不适,去满足长辈的要求,而长辈这么做也信心满满,因为他们的根据是传统、是生活经验。虽然这个生活经验毫无科学道理,但面对学历更高、见识更广的年轻人,传统是老人维持自己权威的唯一凭持。当传统被否定,老人在家庭中的权威也就不复存在。
其实,家庭中的观念不过是整个社会观念的反映。“坐月子”的观念毕竟经过两千年的代代相传,很多观念已经渗透进了许多人的骨髓之中。该产妇能够在40多摄氏度的高温中不反抗,也反映出,这些错误的理念是多么地根深蒂固。
欧美日韩都没有坐月子风俗
其实反对坐月子的人很多,道理也都很简单,最形象的道理就是欧美、日韩都没有坐月子的风俗。不过,辩护者抱住不放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,中国人与外国人的体质不同。
既然中国人的体质与外国人不同,那么,按照唯物历史观,既然生理基础变了,作为上层建筑的养生,自然也会发生变化。所以,外国人不坐月子没事,而中国人有样学样,则一定会落下病根。而既然养生变了,作为更上层的建筑——医疗,中国人理所当然地也可以另起炉灶,中医也不必用外国人的西医标准。
那么,中国人与外国人的体质到底同不同呢?
不同种族间是存在基因差别的,这个差别大约在万分之一。不过,大量生物学家和生物人类学家把大样本的受访人群按照种族、语言或者国籍等各色各样的种群维度进行分类,结果却出人意料。他们发现,种群之内的基因多样性,比种群之间的多样性,要大得多得多。简单地说,就是如果美国人和中国人有基因差别的话,那么,东北人和四川人的基因差别会更大。不妨说得更直观一些,欧美人比亚洲人要高,可姚明与很多个头偏矮者的身高差别更大。
中国人与外国人体质差异更多在于文化
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,不只有白种人,还有黄种人与棕色人种。但美国的FDA的医药审核标准,从来就没有因为人种的差异而设置不同标准,至于因为不同人种设置不同医药理论则更是天方夜谭。实际上,这个世界上很多不同人种的国家,因为自身规模小,无法负担一个完整的食品、药物检验机构,所以对FDA的结论完全采取拿来主义。
更讽刺的是,有一种情况,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差别被完全忽视了。那就是中药进军世界的时候。不少中药企业都很“热衷”争取FDA批准在美上市,即使暂时没有药品的资格,也会以饮食补充剂的名义进入美国市场,然后再回到国内大肆宣传。可他们完全忘记了,按道理FDA使用的是白种人的标准,即便能通过了,对中药这种中国人的东西,又有什么意义呢?
可见,当外国人的东西进中国的时候,比如“不用坐月子”,就会遇到体质不同的说法;而中国的东西向外输出的时候,原本敝帚自珍的所谓“欧美人与中国人的体质不同,不能用统一标准”的说法,就被弃若敝屣了。
也许,中国人与外国人的体质差别,其实不在于生理,而在于文化。倘若有一天,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独领风骚,那金发碧眼的外国女人,生了孩子之后,或许也就免不得要亲身经历坐月子的苦恼了。
□刘远举(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)
编辑:梁适
推荐阅读:
QQ群交流性骚扰感受:地铁“顶族”竟也玩起“圈层社交”?| 新京报快评
特别提示: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“微言大义”,请在后台回复您的“真实姓名+银行卡号”
本文为新京报原创内容
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和使用